1.為什么220KV以上的變壓器要做操作波耐壓試驗,而不能用1min工頻耐壓試驗代替?
操作波耐壓試驗是考核電力設備承受操作過電壓能力的,一般不宜用1min工頻來代替,這是因為:
(1) 兩者頻率不等效,電網中操作過電壓波的等值頻率遠大于工頻,一般為幾千赫。
(2) 作用時間不同,操作波持續時間只有幾百到幾千微妙,而工頻耐壓為60s,比電網中實際的操作過電壓波持續時間長千萬倍。
(3) 操作波與工頻電壓波對絕緣結構的擊穿機理不同、放電路徑也不同,因此用工頻電壓波代替操作波試驗是不真實的。
對220KV以上的變壓器來說,由于相對的絕緣水平較低,如用1min工頻耐壓試驗來代替操作波試驗,則難以保證變壓器安全運行,所以要做操作波試驗。
電力設備耐壓試驗要規定耐壓時間,這是因為絕緣材料的擊穿電壓大小與加壓時間有關,時間越長,交變電壓使絕緣材料由于介質損耗而產生的熱量增加,擊穿電壓降壓!兑幊獭芬幎ㄔ囼炿妷撼掷m時間為1min,這樣即可能將設備存在的絕緣弱點暴露出來,也不會因時間過長而引起不應有的絕緣損傷或擊穿。但產品出廠檢查中,為提高試驗速度,允許將持續時間縮短至1s,但必須把實驗電壓提高25%。
當試品電容量較大時,如用交流高電壓進行耐壓試驗,則會有很大的電容電流,故要求試驗變壓器有較大的容量。當用直流電源進行耐壓時,可避免電容電流,只需供給絕緣以泄漏電流,由于泄漏電流很小,是微安級,所以可減小試驗設備的容量。因此,對于一些大電容的試品,如長電纜等,常用直流耐壓試驗代替交流耐壓試驗。
絕緣油火花放電試驗用平板型電極,因其極間電場分布均勻,易使油中雜質連成“小橋”,故火花放電電壓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于雜質的多少。如用球形電極,由于球間電場強度比較集中,雜質有較多的機會碰到球面,接受電荷后又被強電場斥去,故不容易構成“小橋”。絕緣油火花放電試驗目的是檢查油中的水分、纖維等雜質,因此采用平板型電極較好。我國規定使用直徑為25mm的平板形標準電極進行絕緣油火花放電試驗,極間距離規定為2.5mm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變壓器油中,水分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不同,因而形成“小橋”的難易程度不同。在0OC以下水分結成冰,油粘稠,“搭橋”效果減弱,耐壓值較高。略高于時,油中水呈懸浮膠狀,導電“小橋”最易形成,耐壓值增高。在60~80OC時,達到****值。當溫度高于80OC后,水分形成氣泡,氣泡的電氣強度較油低,易放電并形成更多氣泡搭成氣泡橋,耐壓值又下降了。
10.為什么對含有少量水分的變壓器油進行火花放電實驗時,在不同的溫度時分別有不同的耐壓數值?
4.為什么絕緣油火花放電試驗的電極采用平板型電極而不采用球形電極?
3.直流耐壓與交流耐壓相比,直流耐壓的試驗設備容量為什么可小些?
2.為什么《規程》規定50HZ交流耐壓試驗的試驗電壓持續時間為1min,而在產品出廠試驗中又允許將該時間縮短為1s? |